距离震中10余公里的芦山县城,当时地震烈度等级介于八、九度,设计为抗烈度七度的芦山县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却几乎毫发未伤,玻璃没碎,墙没裂缝,只脱落了少量的乳胶漆。 造就“楼坚强”的关键就是大楼地基与地面建筑之间那83根橡胶隔震支座。
芦山医院门诊楼震后完好无损 专家解析隔震技术
安然度过芦山7级地震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,连窗户玻璃和楼顶招牌都完好无缺,被网友戏称“楼坚强”。新快报记者昨日了解到,远在芦山的“楼坚强”,原来是由广州大学周云教授和吴从晓博士设计而成的,其秘诀在于“弹簧缓冲”。
隔震技术建筑引起广泛关注
此次四川雅安地震中,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在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效果,经历7.0级强震后,除了少许墙面乳胶漆层脱落,建筑内部梁柱和墙构件竟没有出现任何裂纹,就连窗户的玻璃没有任何毁坏,成为震后地震区抢救伤员的主要医院之一。它也因此被网友誉为“楼坚强”,也是第一个真正经历地震的隔震技术建筑。
据了解,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,澳门特区政府的援建项目。不过,这栋综合楼的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,则是由广州大学校长助理周云教授和吴从晓博士完成。
该隔震建筑实现了比罕遇地震作用更高的设防目标的要求,确保建筑在强震后能继续正常使用,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隔震建筑隔震性的广泛关注。
橡胶如弹簧隔开地震作用
该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,通过分析与设计采用83个直径为500mm和600mm的橡胶隔震支座。橡胶隔震技术,就是在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,设置一层水平较柔的橡胶隔震支座,以隔离或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,从而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。
用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结构工程师徐珂的话来说,隔震相当于在建筑物下面做了一个弹簧,用这个弹簧把地震的作用给隔开,类似自行车车座下的弹簧作用。
据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工程师苗启松介绍,芦山仅此一个隔震建筑(芦山县人民医院综合楼),四川其他地方还有一些,云南省昆明机场航站楼是目前全球较大的隔震结构建筑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
18232977770
QQ在线咨询:
3346672033
微信号:
18232977770